第(2/3)页 刘彻摸着下巴,“唔,益州,的确是个好地方。高祖父至此崛起,昭烈帝在这里三分天下。”想来后世的皇帝要是把这地方落到不信任之人的手里,恐怕连觉都要睡不安稳了。 刘璋暗自庆幸,还好他投降了,原来蜀汉阵营早八百年就盯上了这地方,反正都要输,早点投降还少点人员损失。 曹操苦笑,默默躲避臣子们目光,别看了,既定胜局被翻盘也不全是他的错,谁让对面除了周公瑾,还有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呢。 赤壁之战里周瑜一招火攻计大破他曹军,从此闻名天下。 那是曹操跌得最惨的跟头,给当时意气风发的他一个狠狠打击,叫他不得不退回北方休养生息。 战败后的一段时间里,曹操伤心过,自我怀疑过,但他心理素质好,很快调整了过来。 接着北方叛乱,奉孝病重等一件又一件琐事接踵而来,让他没空再去烦忧。 念及此处,曹操问侍卫:“华神医请来没?” 不但冲儿的肺痨需要治疗,奉孝的身体也需要,神医快快来吧! 侍卫面色犹豫,吞吞吐吐地回应:“华神医,华神医不肯来。” “什么??” 侍卫:“神医说丞相您欺压主上,乃乱臣贼子,他不屑与您同流合污。” 就在三国著名的医闹事件即将发生之际,视频在这一刻来到了高潮:【诸葛亮初入仕途,正值曹操统一北方后南下的关键时刻。他亲赴东吴,出使达成联孙抗曹的局面。 而后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接下来,诸葛亮又为刘备平荆南四郡,智取益州之地。 卧龙出山仅五年,天下已成三分之势! 往后八年里,诸葛亮继续率军攻克巴东,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对峙不下,诸葛亮及时发兵,使汉中之战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至此,诸葛亮早年在隆中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得到了初步实现。】 “武侯威武!”季汉粉丝们拍手叫好。 茶馆里的说书先生灵机一动,清清嗓子,开始讲《三国演义》,顺利得到了土豪粉的大方打赏。 各时空汉朝人激动的盯着天幕,仿佛马上就要见到大汉复兴的美好场景。 然而接下来,一个滚落的人头残忍地打破了他们妄想。 张飞身死江州,接着关羽兵败,荆州复归东吴。 两个义弟的死亡让刘备痛彻心扉,旁人都劝谏他不要冲动,但失去理智的刘备还是毅然发动了对东吴的战争,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 汉朝人心碎地看着刘备于白帝城病逝,临死前将太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对他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的皇帝。 视频里的刘备快死了,头发都花白了,眼里对诸葛亮的信任却始终如一。 他真心欣赏他,认为他才冠天下,刘氏江山由他治理能更好。 君臣鱼水,明良千古。 无数臣子不敢相信,漫天风雪里,张居正一身红袍站在高高的宫墙下,凝望诸葛亮抱起刘禅,恍若回到了十几年前,他从嘉靖帝手里接过小太子的时光。 一切已物是人非。 乾隆眸光闪烁。 在他心里,刘备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真正的帝王应该足够冷血。 如果他是刘备,先忍一时仇恨,积攒实力攻魏,而后取吴,用不了十年,天下尽入掌中。 男人太重情义,将大好的局面毁于一旦。 “蠢货。” 江东鼠辈! 季汉粉丝咬牙切齿,瞬间在茶馆里和东吴粉大打出手,誓死捍卫汉室荣光。 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于渭滨病逝的时空,刘禅一身素服为诸葛亮戴孝,看着天幕哭唧唧:“呜呜,相父,爹爹,你们都去的那么早,留下阿斗一个人.....” 刘禅抹了抹眼泪,忽然神情一变,胖脸凶厉的喝道:“来人啊!把李邈下狱给孤处死。” 敢说相父的坏话,他这辈子杀的第一个人就是你了! 谁不尊重相父就是不尊重他,砍头! 女音低缓,娓娓道来:【诸葛亮的军事能力非常出色,流传到后世,人们更称道的却是他的治国能力。 刘备死后,将嗣子刘禅托孤给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不负重任,治国期间,对内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对外联吴抗曹,与民休息,平定南中乱局,巩固了政权。 他与各蜀汉重臣置顶了蜀国的法律《蜀科》,制作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还是汉中地区灌溉面积最大的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百姓安居乐业;解决民族矛盾,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信仰,通过重用氐、羌民族中有较大威望的马超和姜维两位将军来加强羌氐民族与蜀汉的关系。 不到十年时间,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刘备夷陵大战后损失的国力恢复了过来。】 【这里讲一个笑料,某些朝代对文官的误解就是从丞相身上开始的,以为文官都知兵善治懂军法,弄出个文臣统兵,以文驭武的笑话—— 呵呵,诸葛丞相是全才,你们是吗?】 话音落下,某些人面颊火辣辣的疼,觉得被骑脸输出了。 尤其是宋朝的某些文官,为这句话里的潜意思心惊胆战,又不敢质问。 第(2/3)页